01 读书
—
这周重点读了两本书,零零碎碎翻过的书有五六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1:微信读书的周数据
第一本书 : 《菊与刀》
上周阅读完日本人写的《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 》,对日本有些不一样的认识。
本周阅读美国人写的《 菊与刀 》,这本公开发表于1946年的作品,而且是从人类学的女性视角(作者是位女性)剖析日本这个民族的“分裂型”人格,非常有新意。
应该说,我读过不少日本的文学、艺术、设计、建筑的作品,加起来也有个六七十本,对于这个国家的文化你会有迷惑,很多时候你看不透,看不明白,或者你看到的都是“假”的。
犹如《菊与刀》所言:你说它彬彬有礼,但它又蛮横傲慢;你说它严谨恭顺,但它又放荡肆意;你说它顽固不化,但它又勇于改革;你说它隐忍克制,但它忍不了“一时侮辱”挥刀剖腹……。
种种的不可理喻,这本书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值得一看。
日本会怎么样?这本书到最后一段话,不止有预见性,更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日本的行为往往是随机应变的,假若世界保持和平,日本应该继续在和平世界中谋求其地位。
假若世界发生大战,日本也可能仍然成为武装阵营中的一员。
第二本书 : 《历史的温度7》
这书一读,就知道作者是个长久跟文字打交道的行家。
作为复旦大学文科“少年班”的一份子,加上后来在出版社工作,写的这些历史故事有很好的可读性。
这书适合上下班的路上读,读个高兴,读个新奇。
这本书里有一篇关于中科大“少年班”的故事,也特别巧,我在2022年也写过这个题材,也查阅过诸多的相关的材料。但很明显,作者的功底比我强,行文结构比我好太多。
再回到历史事件的本身,如果要更真实地去触摸历史,一定需要查阅大量的材料,体系化的分析推导结构,辅以基本的知识基底,才能够从这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中学到点东西,而不是听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平均每天2小时左右的读书时间,基本都是碎片化完成的,准确地讲是“听读结合”,比如坐地铁、散步时就是听来代替读,这也是微信读书比纸质书的一大便利。
不管多忙,只要不刷短视频、不刷朋友圈,我发现时间也挺多的,所谓没时间都是个借口吧。
02 写字
—
这周写了8篇原创文章,基本上每篇都是30-40万的曝光量,几万的阅读量。
在不断拆解这些优秀商业案例的时候,跟看书所读到的观点完全不一样,好像有种你在接近现象背后的真相,就像一个新闻调查记者一样,你似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真相。
图2:头条的文章发布截图
03 复盘
—
每周六的晚八点,跟女儿一起复盘她一周的学习情况。
这是她这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复盘的重点也是这次考试。
这次考试的成绩在全年级排名提升了几十名,按她的话说,如果不是粗心的话,名次提高的更多。
这个“粗心”是表面的现象,本质不是粗心,而是考试做题时的战术和心态出了问题。所以沿着这个思路,剥洋葱一样找到核心的问题,然后就是解决它。
作息时间(22:30睡觉、6:10起床)、学习方法总结(她把本次考试所有科目的错题做了完整的梳理、分析和总结,并记录在一个本上)、手机的依赖性有所下降。这几件事情是这两个多月来慢慢调整过来的结果,大体符合预期目标。
这几个月来,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对于孩子,父母不能只提要求,你要以身示范。如果想让孩子看书,你自己先看书做表率;想让孩子少玩手机,你自己先别玩手机。
图3:复盘时我所做的笔记
04 工作
—
我一天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2小时,没有周六日。
不觉得累,在承受的范围之内。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你外在的压力与你内心的期望相匹配时,压力就变成了动力。
工作是做不完的,意味着要多做总结、反思、归纳和梳理,形成方法论、形成框架流程;能工具化的就不要手工,能流程化的就不要个性; 能快速复制的,就不要创新崇拜。
【注】 :小而美生意的案例文档已整理成册,放在飞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