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是我们的生态之源,也是我们的文化之源。青藏高原的先民至少在8000年前,就称黄河为“妈妈的河”。
(相关资料图)
玛曲是黄河源头河道。
黄河源头卡日曲汇口以下干流称玛曲,入扎陵湖后,从湖的南部流出,东行26km入鄂陵湖,出鄂陵湖后转东向南流约65km为黄河沿,黄河沿以下干流称黄河。过去许多藏族群众因此认为玛曲是黄河的源头。至清朝时,一旦发生洪水灾害或是旱情,当地藏族群众就会聚拢在玛曲,祭拜河神。
1952 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赶赴三江源查勘,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未能进入黄河源头。于是决定听取当地藏族群众的建议,确定玛曲为黄河正源。
2008年由青海省政府组织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中测定,玛曲宽度为43米,而南面的卡日曲河宽有84米,减去中央沙洲26 米,等于河宽58 米。同时卡日曲最长的支流——那扎陇查河长度为362.63千米,比玛曲最长的支流约古宗列曲长36.54 千米。依照“河源唯长”的原则,此次科考确定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
今天,人们说,藏语中“玛曲”的意思就是黄河,这话没有错,但并不深入。“曲”是藏族语言河流的汉译名,在康巴藏区、安多藏区江河一般读音为曲。而“玛”比“曲”更有意味。
藏族人对母亲,一般称呼为阿妈,还有些叫妈啦、阿吉,称呼自己的妈妈为姆妈。“妈妈”的发音全世界基本相同,藏族人也没有成为例外。更有意味的是,藏族人称母亲为“姆妈”,还是汉语的一个方言词,即“妈妈”,主要流行在南方的吴语、赣语、湘语、淮语等地区。在南方个别地区,姆妈则指祖母,如湖南娄底湄江、湖南常德石门的方言。这一词汇不仅说明汉藏语系的亲近血缘,暗示着中华民族在很久以前的迁徙与互动,也说明“玛曲”的“玛”也有“妈妈”的意思。
玛曲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今天,我们说的玛曲一般指玛曲县,隶属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处,黄河第一弯曲部。《后汉书》记载:西周穆王时,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获四白鹿。《安多政教史》、《西藏王统记》亦称:占据高原三峰者藏族六大姓之一,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羌)印迷所属玛柯(河曲)部繁衍于此。春秋战国时,董氏后裔在玛曲已发展成许多部落。秦时仍属董氏控制。汉时,岭王国天子(自称)属地,按姓氏仍属董,按地区属滇零之“钟存部”。
不难看到,这里的“钟存部”依然有“董”的谐音。据藏文典籍记载,阿波·董氏为远古藏族四大氏族之一,在一些藏文史书中又称坡窝董,汉文史书中称“党项羌”。因为党项乃“董向”之转音。
大约在公元六世纪,董氏部落主要活动在今青海南部,随着其势力范围的扩大,到唐初已经扩展到东至川西北,西达新疆,南抵青海南部,北连土谷浑。主要从事畜牧业,逐水草而居,部落众多,名称各异,分布广泛。《安多政教史》称:“四氏中的董氏居住在多康地区,(今青海、四川等藏区)繁衍成十八种支系”。
《西夏书事》称:党项人自称“嵬名”也写作“威名”、“乌密”、“吾密”。其实,在安多藏语中为“藏人”之意。公元七世纪,董氏大部从属于吐蕃王朝,吐蕃称其为“弭药”。弥药为党项羌一支,即“析支”(古代西戎族名之一,又称鲜支、赐支、河曲羌)隋唐之际分布于今青海东南部,其地东距松州,西接叶护,南近舂桑、迷桑等羌,北邻吐谷浑。地处山谷崎岖,广袤约3千里。
公元7世纪,吐蕃盛,党项首领拓拔赤辞因畏吐蕃请内徙,遂以庆州(范围大致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一带)为驻地。党项原有之地入吐蕃,为吐蕃役属。至宋则为西夏的主体部族之一。元至清称“木雅”。今甘孜州仍有其族人称木雅者。
党项役属吐蕃后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其王女入吐蕃为妃。其工艺及医学颇为发达,曾为吐蕃所吸取,许多弥药人成为吐蕃名医。其王藏文作“弥药咱米王”。其人讲双语,对外讲藏语或汉语,内部讲木雅语。信仰藏传佛教。有藏文《木雅五贤者传》记其史事。
玛曲以藏语称黄河为玛曲得名,黄河干流从青海省久治县境入玛曲县内,又因黄河首曲将县境围绕在内,县名由此而得。今天人们说,“玛曲”意为“源自玛卿神山的河”,但很显然地,这里仍然没有将“玛”的意思说明白。
阿尼@玛卿山,又称玛积雪山在青海省东南部,延伸至甘肃省南部边境。为昆仑山脉东段中支。西北—东南走向。黄河绕流东南侧。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m,终年积雪,多冰川。“阿尼”是安多藏语的译音,意为先祖老翁,并含有美丽幸福或博大无畏之意;“玛卿”藏语意为黄河源头最大的山,也有雄伟壮观之意。有人说,阿尼@玛卿山藏语意为“祖父大玛神之山”,是祖父名叫大玛吗?显然不是,联系到“阿尼”和“玛卿”的意思,阿尼@玛卿山似乎可以被理解为父亲和母亲的山。“玛”在这里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即“妈妈”、“母亲”,而“玛曲”就是母亲的河。
能说明这一点还有玛多,隶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北依积石山支脉布青山,与都兰县相接,东部与兴海县、玛沁县毗邻,南与达日县、石渠县接壤,西靠曲麻莱县,西南以巴颜喀拉山为界,与称多县相连。玛多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黄河发源于此,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中华水塔”的美誉。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若将它与玛曲的“玛”联系在一起,当然可以理解为母亲河的源头。
今天,就人类到底何时登上青藏高原依然是一个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但考古学工作者曾在青藏高原西部阿里地区、东部横断山、北部昆仑山、南部喜马拉雅山区,采集到打制石器,为旧石器时代的遗物。这说明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居住着以游牧为主的西羌诸族部,在商代他们被泛称为“羌方”,周代被泛称为“戎人”,秦、汉之际,他们被称为为亚羌人,并在其后与中国内地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联系。
切热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是一处全新世早期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202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连续的文化层堆积,出土石制品为主的遗物5000余件,发现火塘、灰坑等人类活动遗迹。一处石制品密集分布区出土遗物超过2000件,推测为古人制作石器并原地埋藏的遗迹,发现石片工业、细石叶工业两种石器技术类型,推测为两个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遗存,显示古人类在此地至少经历了两次反复的占领过程,填补了青藏高原腹地距今8000年至10000年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康马县玛不错遗址(海拔4410米)是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史前聚落遗址,考古发现火塘、墓葬等人类生活遗迹,出土石器、陶器、骨器、蚌饰品、滑石珠、玉管珠等遗物。墓葬形制有石棺墓、竖穴土坑墓两类,陶器装饰纹样以刻划纹为主,技术风格与横断山区同期遗存类似。玛不错遗址代表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对建立西藏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序列、探索人类适应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过程及策略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札达县格布赛鲁遗址是一处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发现早、晚两期墓葬,第一期距今3600年至3000年,以石室墓为主,反映出畜牧、狩猎的经济特征。第二期距今2700年至2100年,以洞室墓为主,出土陶器以夹砂红褐圜底器为主,多装饰粗绳纹和刻划纹、戳印纹,该类型遗存广泛见于象泉河中游地区。格布赛鲁遗址对研究象泉河流域人群的交流与迁徙、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当雄县当雄墓地是一处吐蕃时期的墓地,年代为公元7至9世纪。考古发现封土墓52座,包括石室墓和土坑墓两大类,墓室外围有茔墙,葬式主要为拣骨二次葬,动物殉牲较为普遍。出土金银器、珠饰、陶器、围棋子等各类器物300余件(套)。当雄墓地的考古工作进一步揭示了吐蕃文化的丧葬习俗与制度,出土石质黑白围棋子、漆器残片、纺织物等表现出与中原文化的密切联系,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实证。(代睿《填补青藏高原腹地史前考古学空白!国家文物局发布4项重要考古发现》,封面新闻,2022-01-13)
这些遗址进一步揭示了青藏高原史前文化发展的复杂进程,实证了西藏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另外,在西藏切热遗址发现的细石叶(首先出现在华北地区),有望揭开华北人迁徙进藏史。考古专家认为,至少在10000年前,史前人类已经登上了青藏高原腹地,在青藏高原使用的石制工具,生息繁衍,而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华北地区。(《切热遗址有望揭开华北人迁徙进藏历史》,央视网,2022年01月13日)。
这些考古发现也将青藏高原的游牧历史推到了至少8000年前,同时说明,在那个年代里青藏高原先民已经将黄河称为母亲河了。黄河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发源后,一路蜿蜒东流,从青海久治县门堂乡进入甘肃玛曲县木西合乡境内后,在阿尼@玛卿山与西倾山之间的玛曲草原上左冲右突,到了四川若尔盖草原的唐克乡,突遇川北高山阻挡,不得不改变走向,来了个180度的大拐弯,就如同一只臂膀,将玛曲揽入怀中,逆流向西400多公里,重返青海。这神奇的逆流一拐,便是著名的黄河九曲中的首曲倒流奇观。在这个弯里,黄河通过玛曲草原和湿地吸收了20多条一级支流及300多条二、三级支流,已经具备了大河浩荡的气象。